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洪大用: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

        2018-05-29

陆学艺先生的学术成就及他对中国社会学学术社区建设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认为,陆先生的学术方向、精神、品格更为重要。简单地说,就是他用扎实的行动践行了“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这一主张,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做出了巨大贡献,把学问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这是费孝通先生1986年发表于《社会》杂志第2期的《重建社会学的又一阶段》一文中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一主张内涵十分丰富。一是要建设中国社会学;二是要植根于中国实践的“泥土”;三是要植根于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泥土”;四是要植根于有着复杂国际环境与生态的中国“泥土”;五是要植根于中国社会需求的“泥土”,特别是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泥土”;最后,作为社会学者,要付出精心努力,练就好“培植”的功夫,以推进中国社会学为志业。 

由此观之,陆先生明显是“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做学问之初,是从关心老百姓吃饭问题开始的。1978-1980年,陆先生通过对安徽、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试点调查,写了大量文章,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后来,大概是他的哲学训练和社会学素养使他意识到,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够的,所以,他呼吁进行农村综合改革。他本人到山东陵县蹲点三年,兼任县委副书记,深入调查研究农村综合改革问题。再到后来,他关注到农民的变化。所以说,早期陆先生是“三农”问题专家,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开展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可以说,这是最接地气的研究,是直接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研究,是以我们党和国家正在推进的事业为中心的研究,这种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实践的“泥土”。包括后来陆先生开展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研究和社会建设研究,都贯穿了其鲜明的学术品格。 

最终,陆先生在中国“泥土”里汲取营养,抓住中国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基于广泛深入的调查,围绕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社会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为推动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扎实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全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社科院专刊》2018年5月25日总第4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