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境遇与态度: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当代青年”研讨会在京召开

施芸卿 李乐        2012-06-01

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办的“境遇与态度: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当代青年”研讨会于2012510在社会学所召开。本次研讨会定位为社科院创新工程“青年追踪项目”的首次专家会议,旨在将中国当前的青年问题置于体制转型与社会变迁的背景中进行讨论。本次研讨会关注的主题有:转型中的青年教育和就业问题、青年文化和消费问题、青年互联网行为及公民参与问题、以及青年价值观和政治态度问题。

青年研究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范畴,作为一个社会横切面的概念,不仅涉及诸多社会学研究的专门领域,而且也涉及实务工作与学术研究多个层面。由此,作为课题组首次召集专家联席会议的尝试,本次研讨会试图以北京为起点,搭建一个国内从事青年工作与青年研究的相关人员互通有无的平台。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研究员与会致辞,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李春玲研究员主持全天会议。结合邀请专家的个人所长,此次研讨会共设计了四个专题的主题发言:

在上午专场中,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杜汇良、《中国青年报》前副社长谢  湘、中国社科院团委书记季为民就全社会关注的“大学生、教育与青年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主题发言。在“青年政治态度”的主题发言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吴鲁平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历,就“青年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分享了“政治社会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发展与政策研究院的周拥平教授则以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所主持的“青年对待共产党执政的态度”的研究。

下午的专场带有更鲜明的社会学色彩,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执行主编祝华新老师和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研究员就“青年与互联网”主题做了精彩的发言。祝华新老师秉承一贯幽默的风格,以青年的网络表达为侧重点,就互联网作为一种自媒体对青年话语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卜卫研究员则结合多年关注弱势群体的研究经验,从媒体的角度,对互联网及其社会影响提出了深刻的思考,指出新媒体研究尤其应该关注被边缘化的青年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体为自身赋权的问题。

最后一个专场以“青年与社会稳定”为主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蚁族》的主编者廉思老师结合其对蚁族青年的长期研究及其自身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体会,对青年成长的学校和制度环境做了深刻分析;并沿循蚁族的研究脉络介绍了最近以及今后的研究计划,后续研究将拓展到极大影响到蚁族青年的观念和态度的高校青年教师研究,以及与蚁族存在同样的无法定位和认同问题的8090后海归研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副教授宋健老师,则以其丰富的定量调查经验,分享了她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独生子女研究,以及近两年完成的针对青年就业中“拼爹”问题的研究和针对“跳槽”的城市青年就业稳定性的研究,为我们即将进行的青年追踪研究的具体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次研讨会历经将近六个小时后圆满结束,强有力的专家阵容,为我们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多有洞见的观点和素材,亦为青年研究各界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初始平台,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