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总第403期

        2016-01-22

《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总第403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青年人的阶层地位信心及其影响因素

雷开春

摘要:通过六省市调查数据,本研究对青年人的阶层地位信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青年人的阶层地位信心较强,超过七成的青年人有信心进入中层及以上阶层,近四成青年有向上流动的信心,缺乏信心者〈预期向下流动〕的比例仅为1%;教育年限越多、职业地位越低、个人收入越高的青年,其阶层地位信心越强;非党员、农业户口、有住房的青年,其阶层地位信心越强;认为生活改善越多、贫富差距感越、社会公平感越强的青年,其阶层地位信心越强;父亲接受的教育越多、职业地位越高的青年,其阶层地位信心越强。

关键词:青年人  阶层认同  社会信心  影响因素

 

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张梦圆  杨莹  寇或

摘要:本研究采用基于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四维模型〈利他性、遵规公益性、关系性、特质性〕编制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以2450名中小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整体表现及四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在各项亲社会行为上的表现均优于男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整体表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其中,遵规公益性、关系性亲社会行为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而特质性亲社会行为保持稳定,利他性亲社会行为略有上升。本研究揭示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有利于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与心理健康工作。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发展趋势 青少年原型 概念表征

 

最低工资制度对青少年就业影响效应

一一以江苏省为例

王增文  韩苹  邓大松

摘要:6-24岁青少年的就业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青少年失业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棘手难题。应运而生的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调节劳动力市场、保护人力资源和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探讨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对青少年就业影响效应,本文选取江苏省998-20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就业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效应是滞后的;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对青少年就业的影响较弱。鉴于此,笔者建议加快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规避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就业的滞后效应,选择适当时机建立青少年最低工资制度并适当调整教育结构等。

关键词:最低工资制度  就业滞后效应  良性发展

 

京津冀地区青年流动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杨东亮  韩枫

摘要: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青年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及个体异质性特征表现出的幸福感差异。通过构建序次逻辑回归模型,从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选取指标,分析各因素对青年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地区差异、教育程度、流动距离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户口、流入时间则没有显著性影响。在经济社会心理因素中,反映经济影响的工作收入对青年流动个体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地位与社会比较的影响较弱,喜欢城市、愿意融入城市等心理因素与幸福感提升密切相关。

关键词:青年流动人口  幸福感  京津冀地区 序次逻辑 回归模型

 

大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行为现状实证研究

王菁  卓伟  姚媛

摘要:微博日益成为大学生关注政治和进行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渠道。本文运用政治社会化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建立理论框架,对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行为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行为比较积极;大学生关注的微博类型、政治意识、性别和政治面貌都与大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相关性;使用微博的时间和频率对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行为没有影响;政治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是大学生在新媒介社交平台中辨识自我政治身份、形成政治意识、获耳^政治认同的过程。

关键词:微博政治 参与行为 大学生

 

当代青年雾霾情感的可视化分析

——以微博用户为例

卓敏  吴建平

摘要:雾霾已经成为与民生休威相关的环境风险事件。研究聚焦微博青年用情感分析为研究方法,可视化为呈现结果,探讨当代青年对雾霾事件态度其影响素。研究结果显示,雾霾情感可分为3级、2个大类、7个亚类、5个小类是主要的二级情感;雾霾态度随空质量状况而变化,且热点事件的影响。对雾霾情感的研究可以为雾霾事件情绪预警、情绪监控提供支持;也可以为雾霾情绪机希彳下,通过雾霾情感激发当代青年的环保行为、增强环境风险事件应对提供情感分析的依据。最后,本文提出雾霾情绪管理与疏导的相建议。

关键词:当代青年 雾霾态度 情感分析 可视化分析 环境保护

 

微表情对男女青年谎言识别能力的影响

曹文雯  吴继霞

摘要:本研究编制了谎言识别能力测验,要求参加实验的每位被试〈大学生〕接受2(真话/谎话)*3(正性情绪/中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因素实验处理。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谎言识别能力,他们对谎话的识别正确率高于对真话的识别正确率;其中包含情绪线索的谎言片段更容易被识别,尤以正性情绪线索下,识别正确率最高;男性的微表情识别能力与其谎言识别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微表情训练工具可以显著提高被试的微表情识别能力,和女性相比,这种提高会更加有利于男性的识谎判断。

关键词:微表情谎言识别   正性情绪线索  负性情绪线索  中性情绪线索

 

重构国家和青年家庭之间的契约:儿童养育责任的集体分担

马春华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儿童从传统的私人物品变成了(准)公共物品和社会投资品,儿童所带来的收益从由家庭独享转变为由全社会共享。但在儿童收益社会化的同时,儿童养育的成本依旧是私人化的,这种脱节带来包括极低生育率在内的许多负面后果,迫使各国逐步形成国家分担儿童养育责任的共识,并落实在具体的社会政策中。中国在义务教育外对儿童养育责任承担较少。为了减少其对青年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减轻青年父母的负担,维系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中国应重构国家和青年父母之间的契约,由整个社会集体分担儿童养育责任。

关键词:儿童养育成本  (准)公共物品   社会投资品

 

谁被下了?

——对我国大龄未婚问题的再思考

刘爽  蔡圣晗

摘要: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发现,我国的大龄未婚人口虽然规模庞大,但占同龄人的比重很低;群体内部男多女少、农村地区相差悬殊;城市更多的是低龄大龄未婚者,而农村则以中高龄为主;在大龄未婚者的婚配选择中,城市大女择偶难,农村大男剩余多。大龄未婚问题的本质,不是因为总人口分年龄性别比不平衡,而是女高男低甲女丁男个人条件优劣不同的结构性失衡所致。近年来,伴随着大龄未婚人口规模递增和占同龄人比重的上升,两性的数量不平衡趋缓;对绝大多数大龄未婚者来说,这只是他们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暂时性生存状态,最终大都会迈入婚姻殿堂,终身不婚者男性不到,女性不到。

关键词:龄未婚 婚姻挤压 城乡差异


受雇农民工的城市劳动关系状况与公平感研究

李升

摘要:本文基于北京市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受雇农民工的城市劳动关系状况对其公平感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年轻的新生代受雇农民工不易形成社会公平感;劳动获得才目对较低不利于受雇农民工形成公平感;劳动保障完善有利于受雇农民工形成公平感;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不利于受雇农民工形成公平感。由此可以推断,改善受雇农民工的城市劳动关系状况,或许会成为提升农民工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受雇农民工  劳动关系  公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