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青年研究》2016年第3期 总第408期

        2016-06-16

 

 

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道德面貌比较研究

骆风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广东、河南、甘肃三省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少年政治上拥护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思想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上有赢得优良成绩的愿望,但学习动机复杂;社区文明表现一般、校园文明表现良好、家庭文明表现问题较多。检验三省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差异,河南青少年高于其他两省,甘肃青少年最低,广东青少年居中。为此建议,应高度重视“新常态”下的德育文本建设,逐步完善“大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机制,动态把握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时间空间,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  青少年  思想品德  比较研究

 

青年对政府评价的影响因素

田丰 孙正昕

摘要:通过对多期横断面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80后90后新一代青年对政府的评价受到“互联网”和“社会公平感”两条路径的影响。相较而言,互联网对政府评价的作用有限,社会公平感对政府评价的影响才是决定性的。在控制互联网使用和社会公平感之后,政府评价的代际效应不复存在。本研究据此从合理调节民众对政府期望、转变互联网建设思路、积极营造社会公平感三个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政府自身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政府评价 80后 90后 互联网使用 社会公平感

 

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对社会信任的作用

张网成

摘要:本文提出了志愿服务对人际信任影响的非一致性假设。基于在北京师范大学一项调查中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志愿服务对不同群体的人际信任水平确实产生了不一致的影响。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是志愿者在在服务过程中经常感受到被信任和需要、提高了自身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了社交网络和社交意愿。通过否证“志愿服务性善论”,本文不仅为不同的信任理论找到新的对话基础,同时也为分析我国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志愿服务 信任增进值 社会信任 度性善论

 

人名演变与时代变迁

苏红 任孝鹏 陆柯雯 张慧

摘要:基于从10个城市3173个样本与全国97543369个样本中获得的常见名字百分比,本研究分析了人名演变的时代变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10年作为划分标准,探讨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中国人自我独立性的时代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无论是对10城市样本的分析还是对全国样本的总体分析,中国人常见名字的百分比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一直在逐渐下降。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中国人的自我独立性逐渐增强。

关键词:人名独立性 时代变迁 价值观

 

 “90后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研究

杨东亮  王晓璐

摘要:“90后流动青年以其特有的代际特征吸引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情。本文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总结“90后流动青年的群体特征,研究各因素对“90后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性别、民族、户口、婚姻、教育程度、流动范围、流入区域对“90后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拥有较高的城市生活保障能力、较高社会资本的职业就业身份,能够显著地提高“90后流动青年的城市长期居留意愿。在此基础上,以促进“90后流动青年融入城市为目的,提出全面提高青年人口教育程度,鼓励以家乡为原点进行近距离流动,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改革等启发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90后  流动人口  城市融入  居留意愿

 

 “项目进村”过程中的混混进入

李祖佩

摘要:“项目进村”过程中的混混进入为审视资源下乡背景下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提供了切入点。本文以三个村庄的“项目进村”实践为经验表述对象,呈现“项目进村”过程中混混进入的不同类型及其政治、社会后果,进而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角度展开学理探索。研究表明,经营村庄、经营项目以及“灰色代理”构成混混进入涉农项目实施的三大主要行动类型,且分别导致村级权力结构固化、资源输入渠道阻塞以及乡村治理空间萎缩等政治、社会后果。“项目进村”过程中混混进入及其力量彰显,昭示着国家与乡村社会连接纽带的调整和失序。新形势下如何理顺国家、乡村治理组织和村庄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制度化渗透,成为基层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着力点。

关键词:混混  项目进村  国家与社会关系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及其影响因素

唐丽娜  王记文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数据,考察当前我国学生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免除书本费、获取免费午餐和贫困生补助三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城乡、内外差异及县际变异。结果表明,我国学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还未实现,城乡之间、各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外县户籍学生享受贫困生补助的机会明显少于本县户籍学生。本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相关部门应着力解决好城乡和各地区之间公共教育服务质量的差距,特别要加大力度,更好地落实对外来流动人口贫困生的补助工作。

关键词: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  教育

 

时间、空间与中国农村男性的婚姻机会

李卫东

摘要:本研究使用来自中国东西部社区的定性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分析农村成婚困难男性的婚姻策略。结果显示,存在光棍向偏远山区或贫穷地区集中的趋势,这些地区也存在特殊婚姻策略内卷化的趋势。改革开放前,虽然户籍政策和地理空间限制了农民的出生地,也形塑了地方婚姻市场,但却为一些成婚困难男性带来了成婚机会;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女性通过劳动迁移流入到更为富裕的地区,户籍制度和地理空间导致了空间上婚配机会的不平等。

关键词:婚姻策略 社会转型 婚姻迁移 性别失衡 招赘婚姻

 

 “出轨”背后的逻辑

郭琨  蒋海涛

摘要:婚外性行为是当下中国的热门话题,但却缺乏实证研究的细致探讨。本文采用中国人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通过整合人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因素视角、机会视角和态度认知视角,详细考察了婚外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出轨”态度认知和“出轨”机会可以显著地预测婚外性行为。“出轨”认知在人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变量和婚外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出轨”机会和婚外性行为的关系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大部分为不完全中介,说明这些变量仍然会通过其他路径影响婚外性行为。另外在沿海地区,“出轨”机会与“出轨”认知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关键词:婚外性行为  出轨认知  出轨机会

 

家务劳动分工与青年女性性别意识

曾维芳

摘要:家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务劳动是青年女性与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的主要责任之一。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社会分工,传统的家务分工把女性置于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中的弱势地位。本文从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青年女性对家务劳动分工的知觉、家务劳动分工的解释因素和青年女性性别意识四个方面分析与家务劳动分工相关的问题,以及与社会文明进步相协调的青年女性性别意识的增强。

关键词:青年女性 家务 劳动分工 性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