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4期 总第190期

        2017-08-23

目录及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专栏

 

激情与社会——马克思情感社会学初探

成伯清、李林艳

摘要:自众多学科研究发生情感转向以来,情感社会学研究也得到迅猛发展,经典社会学家有关情感的论述不断得到重新诠释,但对于马克思的相关思想,除围绕异化概念进行了过度情感化的解读之外,并未有系统的梳理。事实上,马克思不仅主张人是有激情的存在物,而且他还从生产方式和私有财产的角度对不同社会形态的情感基调予以揭示,特别是对激情的商品化及其后果多有关注。此外,马克思还强调激情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有关情感社会学的论述可谓贯通宏观的社会结构与微观的情感体验,并具有规范性意义。

关键词:情感社会学;私有财产;激情;情感基调;商品化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成伯清);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李林艳)

 

专题研究:

经验研究:“三农”新探

 

流失“村民”的村落:传统村落的转型及其乡村性反思——基于15个典型村落的经验研究

文军、吴越菲

摘要:随着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的快速推进,“村落转型”开启了新的乡村性追问。依据“村民”与“村落”两大转型维度,我们以类型学视角对村落及其转型进行了再理论化。本文聚焦于研究“无村民—有村落型”村落及其三种现实形态,考察了村民与村落在转型中的分离与融合。“流失‘村民’的村落”提示了村民群体与村落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可以说,在当代中国,村民的市民化并没有带来乡村性的崩溃,反而因村民与村落的重新融合而使部分乡村呈现出了某种“新乡村性”。

关键词:村落;村民;村落转型;乡村性;新乡村性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文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吴越菲)

 

城乡关系、空间差序与农户增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

张兆曙、王建

摘要:本文立足于农民收入的空间转换逻辑和城乡关系的差序类型,并借助相关数据系统检验了促进农户增收的三种机制是否存在空间差异。研究发现:1.地区非农化对距离城市较近的农户增收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家庭非农化的影响则表现出逆向差序的特征。2.文化性人力资本对靠近城市的农户增收的边际效用较大;技能性人力资本促进农户增收的效应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3.社会网络对农户增收的积极影响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农村更为突出。上述观察结论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政策逻辑,即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推进家庭经营结构转变和劳动力转移,对于促进偏远地区的农户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空间差序;农户增收机制;非农化;人力资本;社会网络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张兆曙);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王建)

 

地租的时空解构与权利再生产——农村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

郑雄飞

摘要:时空解构是理解地租生成和演化的必要逻辑。“时间租”揭示了地租具有阶段性切割和历时性延绵的双重特性,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兼顾农民个体生命历程和世代叠加代际伦理的可持续性;“空间租”解析了地租因产业布局、地理区位等因素的集聚或分异,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协调相关各方的正当权利诉求,实现收益的可共享性。通过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与地租的互动、互构研究,文章探寻了增值收益分配的应然状态,主张通过“权利再造”修复并确保农民的地租收益权,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协商谈判机制,辅以权利救济、司法仲裁和第三方专业评估,杜绝寻租,让相关各方在合意中确定具体分配的“地租量”,从补偿、保障和共享三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口的权益。

关键词:地租;时空解构;权利再造;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理论研究:回思经典

 

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精神分析理性化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孙飞宇

摘要:本文考察了精神分析的经典文本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理性化现象。围绕着这种知识的作者、译者、受众和社会历史背景所共同构成的场域,本文力图发掘弗洛伊德的德文原著在被翻译成英文并且冠名为“标准版”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与精神分析实践相关的系统理性化过程。本文发现,在弗洛伊德标准版英文译文集之中出现的翻译问题,不能仅仅从译者的学术主张来解释,而是要将其与精神分析的传播发展共同放置在相应的历史社会背景中去理解。在这个理性化过程中,在弗洛伊德原著中所关心的灵魂问题变成了科学式心理问题。对于这一现代知识现象的讨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科学的内在理路及其困境。

关键词:灵魂;精神分析;知识理性化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人造社会与伦理社会——滕尼斯对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解读及其社会理论的奠基

张巍卓

摘要:面对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内个人主义和专制主义交织的困境,滕尼斯以霍布斯代表的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学说为其社会学的研究起点,试图把握现代人性面貌和国家的权利基础,进而探寻重塑民族伦理生活的道路。滕尼斯用“社会性”化解了霍布斯那里的自然状态和政治状态间的理论张力,并创造性地用古日耳曼的“原始集会”来构建社会的历史原型。通过对霍布斯生平与学说的细致解读,滕尼斯敏锐地揭示了现代人性以及生活方式的根本难题,即潜藏在文明之下的人与人互为敌人的自然状态。由此出发,他不仅从霍布斯的自然法学说内部探寻规范人心的可能性,且基于对自然法的反思,尝试在德国的思想和历史遗产中寻求更合乎德意志民族之传统、更本真的人性规范。

关键词:滕尼斯;原始集会;自然状态;抉择意志;本质意志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羞耻、自我与现代社会——从齐美尔到埃利亚斯、戈夫曼

王佳鹏

摘要:无论人类学的耻感文化研究,还是以舍夫为代表的当代学者对齐美尔、埃利亚斯、戈夫曼等人有关羞耻的思想的社会心理学解释,都忽视了羞耻对于现代“抽象社会”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从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到埃利亚斯的型构社会学和戈夫曼的结构社会学,羞耻背后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自我与现代“抽象”社会之间的张力。现代社会的“抽象性”及其导致的社会距离、社会利益甚至个体自我的暧昧性,是羞耻产生的结构性根源。因此,羞耻不仅是偏差行为的心理动机和非西方社会的主导情感,而且是理解现代社会与文明进程的关键。

关键词:羞耻;自我;齐美尔;埃利亚斯;戈夫曼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技术与组织:多学科研究格局与社会学关注

邱泽奇

摘要:技术与组织研究始终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既有文献的研究目的大多指向提高组织绩效。其中,社会学之外的学科关注绩效相关的因素,如创新,其细分主题结构清晰;社会学则关注人群关联的因素,如工作,其细分主题较为分散。就其理论而言,早期研究以技术中心论为主,20世纪90年代之后情境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逐渐凸显,形成了多取向并存的格局。如果说以工厂为代表的组织是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形态,其组织绩效议题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在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走向纵深的时代,人的个性化凸显则呼唤社会学对人群加以更多关注,为理解信息时代的技术与组织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技术与组织;多学科格局;技术中心论;情境中心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文化产业与地方政府行动逻辑变迁——基于Z省H市的调查

李敢

摘要:通过对东部地区Z省的案例分析,本文尝试从县、市、省三级地方政府角度论述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行动逻辑之间如何互动。相较于GDP锦标赛,在“文化强国(省、市、县)”政策背景下,随着上级政府对地方官员考核和晋升标准的转变,地方政府行动逻辑的新表现可能更多体现于“辖区包装”与“文化运作仪式性”。当然,无论是此处的“包装”,还是其中的“仪式性”,均存在多重面向,而非仅仅局限于消极层面。

关键词:文化产业;锦标赛机制;辖区包装;文化运作仪式性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土地与城市治理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

 

社会表征论:发展脉络及其启示

赵蜜

摘要:社会表征论关注围绕新概念或者新事物的社会性观点、信念和行为的形成与改变。本文以社会表征经典研究的介绍为引,详细评述了社会表征论诞生的历史与学术背景,及其在北美个体主义心理学霸权统治下的理论与方法论突破。本文梳理了当代社会表征的三种主要研究路径,继而评述了社会表征研究者面对批评意见的理论发展。文章最后展示了社会表征视角对当代中国研究的特殊意义,提出了两个深具潜力的应用方向,并阐述了社会表征论的崛起对于中国社会科学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表征;群体动力;认知多象性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