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6期 总第198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专栏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固化还是流动?
——当代中国阶层结构变迁四十年
李路路 石 磊 朱 斌
提要: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核心过程之一。本文基于一个一般的阶层结构框架和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聚焦于阶层间代际流动,探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通过对阶层间代际流动趋势、机制、国际比较以及效应等四个方面的集中分析,本文提出:在工业化和体制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代际间的总流动率四十年来持续上升,而代际关联系数则呈N型变化,在经历了早期的上升和之后近二十年的持续下降后,最近十年间再次出现上升。本文认为,绩效主义原则和阶层再生产效应在改革过程中的相对强弱决定了代际关联系数的N型变化趋势。与本文选择的2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代际关联系数排名第17位,相对较低。而对阶层间代际流动的效应分析表明,一个开放、流动的(包括向下流动)社会能够通过提供平等的流动机会带来更加积极的社会态度。
关键词:阶层间代际流动 代际关联系数 国际比较 社会流动效应
中国减贫四十年: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的尝试性解释
李小云 徐 进 于乐荣
提要:中国四十年的减贫之路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经济社会转型的突出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在中国特色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交织互动模式驱动下,贫困人口把握发展机会、走出贫困的独特发展叙事。这一过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理念的主导作用,也显示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发展对于减贫的重要作用。中国四十年的减贫之路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主导的扶贫行动共同推动下,在中国特有的“家国”世界观和乡村社会关系条件下发生的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意义的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现代性、小农生产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的交织作用。小农生产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与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四十年减贫的政治社会机制的假设。中国四十年的减贫既是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发展故事,也是凝聚着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特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当代发展实践中的典型呈现。
关键词:减贫四十年 经济增长与减贫 社会文化与减贫
专题研究
阶层分化与阶层认同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盖茨比悖论”
——地位认同的变迁及其形成
范晓光 吕 鹏
提要:私营企业主的地位认同与经济社会秩序密不可分,其变化趋势及形成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1997-2014年九次横截面数据,本文发现私营企业在营业收入持续上行的同时,企业主的地位认同水平却未能始终保持上升,在2002年开始下降且不断加速,到了2012年后开始抬升。本文将企业主的这种客观地位与主观地位认同错位变化现象称为“盖茨比悖论”。分析表明,政治纽带和维系性政商成本是影响私营企业主地位认同形成的关键因素;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相伴,政治纽带对地位认同的正效应在减弱,但维系性政商资本的负效应始终存在,共同构成“悖论”产生的核心机制。本文强调将私营企业主的地位认同置于企业与国家的互动过程中来理解是可行的,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稳步推进为提高企业主的地位认同提供了新的动力。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 地位认同 盖茨比悖论 维系性政企成本
工之子恒为工?
——中国城市社会流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分化
田 丰 静永超
提要:作为文化资本身体化的途径,教养方式具有阶层化的特征。中国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在中产阶层与工人阶层之间已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前者倾向于协作型教养方式,后者则倾向于自然成长型教养方式。然而,社会流动可以突破这种阶层化的教养方式。出身于工人阶层家庭并向上流动至中产阶层的家长更倾向于采用中产阶层的教养方式;而出身于中产阶层家庭并经历了向下流动的家长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出身阶层的教养方式。由此可见,社会流动对教养方式的非对称性效应并不支持中国社会阶层趋于固化、壁垒日益森严的论断。
关键词:社会流动 教养方式 阶层分化 文化资本 出身阶层
“混合型”主观阶层认同:关于中国民众阶层认同的新解释
许 琪
提要: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和2013年数据研究了中国民众的主观阶层认同及其偏差的影响因素。与以往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受访者本人的社会地位不同,本文提出了“混合型”阶层认同的概念,并发现除受访者本人之外,其配偶和父母的社会地位也会影响个体的主观阶层认同和阶层认同偏差。而且,父母社会地位对年轻人和与父母同住的人影响更大,配偶社会地位对在婚女性影响更大。此外,父母和配偶的社会地位对个体阶层认同的影响有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的趋势。本研究指出,对中国民众阶层认同的研究应当以家庭为基本分析单位,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阶层认同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合中国特殊的现代化进程来研究中国人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变迁。
关键词:阶层认同 阶层认同偏差 客观社会地位 配偶 父母
艺术社会学:电影与电视
制度环境、工作模式与艺术生产
——上海A电影厂的艺术兴衰史
严 俊 乐鹏举
提要:基于贝克尔的“艺术集体行动”理论,本文从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工作模式两个层面探讨了上海A电影厂的艺术生产变化,试图回应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议题——社会经济结构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国家强力控制的“黄金时期”,稳定的资源保障和艺术惯例共识塑造了共同体内的集体行动,促使创新大量发生;改革后,原有国家支持体系逐步消失,分裂的工作模式导致艺术共同体逐渐瓦解。上海A电影厂在向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过程中,艺术创作随之失去特色而流于平庸。
关键词:制度环境 工作模式 艺术惯例 艺术集体行动
另一种娱乐至死?
——体验、幻象与综艺娱乐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劳动控制
贾文娟 钟恺鸥
提要: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文化产业中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与同意制造发生了新变化。在娱乐性劳动中,管理者通过关系工作、情感工作和情怀工作将高强度劳动转化为令人愉悦的娱乐。不同于传统产业中的状况,其中的劳动控制并非依托于组织制度和经济激励,而是依托于关系、氛围、情怀等曾处于辅助地位的文化性因素。与此同时,制造同意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逻辑不再是传统的马克思—阿尔都塞式的,即管理者通过劳动过程塑造某种观念,以虚假意识的方式来掩盖真实存在的劳资关系,而成为拉康—齐泽克式的,即劳动者藉由特定体验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幻象,在意识形态化的现实中追求着自己的剩余快感。最终,劳动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劳动之中。
关键词:文创产业 劳动过程 娱乐性劳动 关系工作 意识形态幻象
论 文
群氓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的另类叙事
周晓虹
提要: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对啸聚而成的混乱而宏大的群氓场面及其常常表现出的冲动、无理性和暴力倾向深感震惊。如何了解和把握群氓的本质并予以有效的驾驭,自柏拉图直至马基雅维里,都是人类文明史讨论中的一个凸显话题。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一方面重创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也造就了长达百年的血腥、混乱和暴力。有关大革命及其意义的争论,孕育了勒庞、塔德和弗洛伊德等人有关群氓及其动力机制的讨论,并成为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人类行为的另类叙事。尤其是勒庞及其“群氓精神一统率”,既影响到后世有关群氓与领袖以及权力关系的讨论,也缔造了美国社会学中集群行为研究的传统,并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促使人们审视由网络暴力带来的新的惊恐。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 催眠与暗示 群氓动力学 集群行为研究
民情的呈现与守护
——卢梭“罗马政制”论的社会理论意涵
张国旺
提要:民情是卢梭社会思想的核心,他对民情的讨论构成了西方社会理论的重要开端。本文试图将“民情”这一道德社会学的视角带入罗马政制的讨论中,考察各项政制的社会理论意涵。本文认为,罗马人民大会是特定历史时期不同民情在制度上的体现,元老院的功能在于通过法律引导民情的总体趋向,护民官的实质是以否决权守护民情,监察官的权力旨在呈现和引导公共舆论的裁断,独裁官制能否有效运用取决于公众对绝对权力的社会心态。
关键词:民情 社会风尚 公共舆论 集体情感 罗马政制
《社会学研究》2018年总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Copyright©Institute of Soc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 100732 Email: io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