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冬季论坛(2017)综述

        2017-12-20

201712910日,“社会分层与流动冬季论坛(2017)”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与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承办。来自海内外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名学者参加了论坛。 

 

 

9日上午8:30论坛开幕,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顺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赵军武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刘欣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石英研究员,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萨斯碦彻温大学终身教授李胜生先生,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边燕杰教授,先后致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春玲研究员,以及多位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的副理事长,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翼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郝大海教授、复旦大学李煜教授、南京大学吴愈晓教授,中山大学梁玉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李姚军、人文学院院长李黎明教授、人文学院马晓彬书记、杨建科副院长、张勇副院长,以及百余名来自海内外著名学府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和研究生。 

 

 

开幕式后,刘欣、张翼、李春玲、李姚军、吴愈晓、梁玉成、赵延东等七位学者做了主题演讲,分别以“协调机制、支配结构与收入分配”、“中国分层结构转型、消费升级与社会治理”、“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分析:富人更不爱国或年轻人更不爱国?”、“Multiple barriers: gender, hukou and ethnic effects on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社会分层、学业竞争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阶层交往与阶层隔离:基于微观数据的中国整体网研究”、“中国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发展状况及社会功能”为题,对中国当前社会阶层的划分、阶层差异,社会流动的状况、机制与隔离等多个研究领域,进行了富有洞见的分析。复旦大学刘欣教授系统梳理了有关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体系的现状与不足,整合协调机制与支配结构概念,建构了一个中国转型社会的阶层框架并检验了其经验适用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翼研究员阐释了中国转型以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指出了消费分层对理解中国转型社会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春玲研究员运用调查资料,对国家认同理论与测量的本土化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不同代际群体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曼彻斯特大学李姚军教授强调在考察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时,需要运用多维交互视角,他以性别、户籍与民族三个维度为例,详细论述了中国社会流动的复杂性。南京大学吴愈晓教授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从学校、班级与学生个体多层次分析了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中山大学梁玉成教授介绍了如何通过个体属性数据(如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生成体现个体间联系的关系数据,以提升数据使用效率、推动网络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赵延东研究员运用调查资料,揭示了中国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总体特征、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功能,提出了如何有效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政策建议。

本次会议设立了15个分论坛,议题涉及“社会转型与分层”、“社会心态研究”、“收入与中产阶层”、“教育与代际关系”、“教育与分层”、“身心健康研究”、“网络与分层”、“社会流动研究”、“劳动力市场与创业”和“住房与分层”等。共有70余篇论文在论坛上宣读。  

 

 

在“社会转型与分层”专题研讨中,南京大学的柳建坤和陈云松利用文化大数据,构建了1949年到200860年间中国公众的阶层关注指数,分析了“阶层”关注度的上升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华东政法大学的瞿小敏考察了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地区特征对个体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路径。西北大学的聂建亮综合分析了当前在村农民的职业分割与职业分层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荷兰Utrecht大学的孔思杨从性别视角出发,探讨了19792011年期间,市场化改革对男女作用的差异及成因。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鹏和朱斌分析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二元市场扩张与分层秩序变迁间的关系。西安交通大学的张伊雪探讨了市场改革进程中政治权利回报的变化趋势,为权力维续论提供了新支持。

在“住房与分层”专题研讨中,南京大学方长春的研究发现,与城市原居民相比,户籍移民与非户籍移民的收入相对优势与居住相对弱势共存。西安交通大学的李韵秋进一步关注了住房如何通过阶层认同机制影响幸福感,发现拥有住房产权、具备投资属性住房、享有住房福利以及住房面积扩容都能显著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复旦大学的李雪峰、唐俊超和刘欣以上海为例,运用特征价格法考察文化遗传和房产价格间的关系,分析了文化遗产价值认同的地区差异。

在“新社会阶层”专题研讨中,西安交通大学的祝毅和张顺在“自利主义”和“体制分割”的双重解释框架下,利用多套数据验证了新社会阶层与个体户阶层的分配不公平感显著较弱的结论。中央民族大学的秦广强结合市场状况和制度分割划分了中产阶级群体,并从多维角度对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异质性与动态变迁进行了分析。在“收入与中产阶层”专题研讨中,浙江大学的范晓光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朱斌的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场化和社会发展有助于中产阶层发挥“稳定器”的功能,另一方面二者并没有助推中产阶级内部的差异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魏程琳通过考察进城农民工的阶层意识、阶层归属与人生面向,剖析了中国城乡双轨分层和弹性社会结构。西安交通大学李吉悦和梁芳的研究表明,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西部城市居民从低收入跨越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边界条件。复旦大学的李雪通过比较垄断行业、金融业与制造业的行业平均收入,分析了竞争行业分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元超探究了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的阶层差异,发现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

在“教育与分层”以及“教育与代际关系”专题研讨中,复旦大学的刘欣和夏彧构建了优势邻里指数,并验证了社区邻里优势对青少年阅读认知能力的正效应。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期望、职业期望与学业成就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的殷昊和唐俊超考察了理性机制和文化机制对教育期望的解释力及补偿性关系,提出制度文化所塑造的“想象的未来”决定了教育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的韩红,综合分析了家庭内社会资本与家庭外社会资本对教育期望的影响与分阶段效应。西安交通大学的童梅、姚远和张顺通过引入社会化视角,揭示了青少年职业期望形成的同性别权威模仿机制。南京大学的黄超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结构如何通过教养方式影响子代的认知能力与考试成绩,进行了探讨。西安交通大学的杜欣的研究发现,京沪苏粤四地15岁学生中优势地位者会通过科学资本的代际传递STEM职业期望。香港中文大学的胡语桐和谭康荣在中国的社会情境下延续了科尔曼报告的经典问题,发现中国初中生成绩的户籍差异完全被社会经济地位所解释。复旦大学的杨张韫宇和田丰以上海小学生家长对待子女钢琴学习为例,探讨家长在面对高雅文化品味培养与学校制度之间的张力时的抉择。清华大学的许弘智则探讨了“反学校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发现家庭关系与父母行为起了主要作用。南京师范大学的龚伯韬对我国教育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热点、前沿与困境进行了述评。复旦大学的胡安宁基于多期数据,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研究生教育获得的作用,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后教育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的卢阳旭和赵延东以学术和权力两个维度将博士生导师划分为四个类型,关注了中国博士生导师选择的阶层差异。复旦大学的蔡子燕剖析了家庭背景、教育分流和职业地位的连贯过程,揭示了不平等从家庭到就业市场的传递链。深圳大学的李忠路分析了家庭背景对不同时期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的影响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回报。中山大学的何蛟龙则通过比较普通学校和精英大学研究生毕业生的短期收入增长与长期收入增长,表明精英大学毕业生教育回报具有长期性。这些专题的研讨中,还有其他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社会心态”专题研讨中,中国人民大学的齐亚强和张子馨的研究考察了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中国居民社会信任程度的趋势与转变,发现社会信任的阶层差异主要源于教育程度。华中农业大学的田北海和王彩云比较分析了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对中国城市居民个体普遍信任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西安交通大学的李珏玉和赵文龙讨论了新媒介使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分析发现新媒介使用群体比传统媒介使用群体的一般信任水平低,且存在体制的调节作用。复旦大学吴菲的研究挑战了“定点理论”的适应性观点,发现中国居民所经历物质维度与非物质维度的生命事件在幸福感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完全适应情况。西安交通大学的李黎明和杨梦瑶探讨了健康水平与家庭收入对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健康机制的发散效应与收入机制的收敛效应。华东师范大学的宋骁和卿石松重点关注了中国女性的性别观念、工作-家庭冲突与家庭劳动分工对婚姻幸福感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的孙金和卢春天分析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启蒙主义如何通过新、旧媒介对社会公平感产生影响,发现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不公平”塑造的催化剂。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马丹和上海大学的袁浩基于100个村庄的数据,讨论了个体收入与社会资本对生活满意度的积极影响,以及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对社会资本调节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的陈忱通过实验法,验证了个体暴露在竞争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对不平等的接纳度。

在“身心健康”专题研讨中,东南大学的洪岩璧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赵延东以汶川地震重建过程为“自然实验”,使用2008-2011年三次灾区调查数据,分析了灾后重建中心理健康的阶层差异。中山大学的鞠牛基于广州青年男性的问卷调查数据与唾液样本的SNP基因分析结果,通过双向聚类法的环境易感性差异群体分析,对社会环境作用下的成瘾行为遗传倾向进行了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李骏和梁海祥针对流动人口的精神健康问题,对“健康移民”、代际差异、劳动权利影响这三个命题进行了再检验。西安交通大学的张顺和姚远关注了父母教育程度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正负效应,并验证了资本转换与环境压力的中介作用机制。香港中文大学的谭康荣和复旦大学的吴菲使用台湾MJ健康调查及体检数据,探讨了青少年认真负责这一社会性格与成人健康不平等的直接影响与中介作用机制。西安交通大学的李诗扬和张顺考察了寄宿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异质性效应,发现寄宿对家庭物质与情感资源缺乏的青少年具有补偿作用。深圳大学的池上新和胡荣分析了不同文化价值观对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效应,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中介作用机制。华东师范大学邱洁的研究发现教育对自评健康的影响呈现出梯度现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呈现倒“U”型。中山大学的张咏雪运用CHNS四期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状况影响的年代变化。河海大学的卢楠和王毅杰探讨了居住隔离程度对流动人口精神健康的影响及户籍差异。西安交通大学的刘珈彤和朱晓文在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双重视角下,分析了家庭地位如何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

在“社会流动”专题研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吕鹏和浙江大学的范晓光关注了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多代流动轨迹,讨论了地位流动直接与间接传递机制以及多代传递的体制差异与时期差异。西安交通大学的梁芳和李姚军的研究发现多代社会流动的不完全马尔代夫效应在中国依然存在,祖父辈的社会地位对孙子女的教育获得与社会地位具有显著影响,且世代城市户口存在明显的优势。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路路和朱斌考察了市场转型背景下的工作组织流动、组织结构与职业晋升之间的关系。云南大学的许庆红重点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代际行业流动的影响,发现行业分割不断加强,并始终存在继承性效应。中山大学的李蔓莉考察我国彩礼和嫁妆功能的阶层异质性,分析了婚姻支付对新娘和新郎的平衡机制及其家庭特征差异。中山大学的黄柯劼基于“回流迁移”视角,对在穗外籍华人加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桂林理工大学的王凡凡和周媚以西南三省流动人口为例,考察了公共政策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日本东北大学的龚顺基于19201980年的多期数据,对日本历史移民人口规模以及仇外心理进行了长期性考察。

 

 

在“网络与分层”专题研讨中,西安交通大学的孙宇、边燕杰和西北政法大学的李颖晖,研究了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的累积效应,揭示了其面向高学历求职者的延时效应,以及同时面向高学历与低学历求职者的有限叠加效应及边界限制。上海大学的陈蒙研究发现,中产阶层的网络规模与多样性及社会参与均高于普通中产和非中产,且社会资本对公平感的影响非常稳健。西安交通大学的解娟和苏洋基于对陕西企业的“走出去”调查,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资源获得过程。在“创业及其他”主题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吕鹏,上海研究院的刘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的李凤探索了利润、政治获得感、行政获得感和市场获得感对中国民营企业家信心的影响机制。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晓文和童梅基于对30位女性创业者的访谈资料,运用性别操演理论,分析了“强势”女性创业者的隐蔽弱势地位以及隐蔽反抗。清华大学的曹谦以上海嘉定区流动摊贩为例,考察了城市街角社会的权力空间中流动摊贩的成因与被排斥现状。

 

 

“文章千古事”,每年如期举办的冬季论坛,让研究者们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术对话中,共同进步;“高山流水遇知音”,每年如期举办的冬季论坛,让研究者们在“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谈笑风生间,收获情谊。2017年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冬季论坛的长安之行完美落幕。期待来年西子湖畔再聚!(供稿:西安交通大学姚远、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