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学网电子杂志2013年第7期 总第109期
2013-07-13

 

中国社会学网—电子杂志

 2013年第7期  总第109期


 2013年7月5日


社会关注| 学术讨论| 新品新作| 新书推荐| 学术评论

 

本期目录
 

【社会关注】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 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程美东
·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 朱继东
· 论“中国梦”的几个基本问题 荣开明
· 十字路口的国家路径选择: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中国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 赵汀阳
· 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 石毓智
· “中国梦想”的现实路径 李德顺
· 实现“中国梦”需要把“宏大述事”与个人生活结合起来 范文
· 新型城镇化发展助推实现“中国梦” 王海燕


【学术讨论】

社会调查方法研究
· 社会调查质量研究:访员臆答与干预效果 严洁 邱泽奇 任莉颖 丁华 孙妍
· 质性社区研究的三种模式——以费孝通社区研究史为参照 刘小峰 夏玉珍 余佳伲
· 社会调查中的“中间答案”设置与否的差别研究 风笑天
· 网络访谈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邹宇春
· 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三维规范体系 王忠武
· 社会调查真实性解读——对调查主体与调查客体双重因素的分析 马天芳
· 城镇住户调查改革探讨 余家荣 王晶莹 刘树全 冯一雄 潘旭


  【新品新作】
· 农村市场化、社会资本与农民家庭收入机制 王晶 
· 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龚志祥 
· “中国式水库移民”:困境与反思——兼评理论界焦点问题 田鹏
· 农户的市场约束与行为逻辑——社会化小农视角的考察 邓大才 
· “结构-主体”论:社会建设主体的生成 张敦福 
· 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莞市的调查 汪传艳 
· 当代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现象应对初探 李西泽 崔丽娜 
· 社会理论空间转向 孙平 
· 后单位时代回流国企青年职工的组织认同与单位意识——基于湖南省C市的实证分析 曾武成 邓志强 
· 重塑社区本体性安全——对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建设的实地研究 蔡静诚 贺霞旭 
 
· 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状况简评 熊贵彬 
· 拉链式结构:父权制下的性别关系模式 梁理文 
·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校融合比较研究——基于社会融合的理论视角 周建芳 邓晓梅 石燕 杨灿君 
· 中国农村的市场化发展与中间阶层——赣南车头镇调查 陈柏峰 
· 理解中国区域发展和治理模式的变迁:社会发展的视角 柳建文 
· 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调查 卫文凯 
· 移植与融会:民国时期社会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美国学术渊源 阎书钦 
· 质性研究法与社会科学哲学——以社会学中的民族志为例 卢崴诩 
· 城市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武汉市526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 刘影 张小山 
· 富人慈善动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西方文献述评及对中国的意义 杨义凤 

· 也谈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 赵旭东
· “操演性”视角下的理论、行动者集合和市场实践——以重构中关村电子产品市场的失败为例 陈氚 
· “80后”知识精英的社会政治态度——基于对6所985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对比分析 王玉栋 
·社会地位差异:影响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齐亚强 
· 中国社会建设的文化禀赋与结构限定 宣朝庆 
· 风险社会下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治理 于水 
· 道德虚伪:一种机会主义的适应策略 吴宝沛 高树玲 
· 工程污名研究的若干问题 黄有亮 张鸿 张涛 
· 治理情境分析:风险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基于武陵市扶贫办“申诉”个案的研究 吕方 
· “80后”现象的产生及其演变 李春玲
 
· 改造与救赎:日常生活理论视野下的微观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 田丰韶 
· 社区自治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 向德平 申可君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106个城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荣彬 袁城 王国宏 王领 
· 中国农户的历史变迁与行为特征 唐鸣 梁东兴 
· 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模式创新 符永寿 刘飚 
· 中国城市职业女性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工作时长的关系研究——理性选择视角下基于CGSS2006的定量研究 孙逸航 
· 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 高学德 翟学伟 
· 抓住社会资源和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社会建设论述解读 郑杭生 
· 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悖论研究 石全玉 
· 反思性批判与创造性转化——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与英国功能论人类学的双向互动为例 赵旭东 齐钊

· 第二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与个体化 杨君 
· 论曼彻斯特学派对人类学的理论贡献 张晓辉 王秋俊 
· 创造公正的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视角转换 郭忠华 
·中国世俗主义的历史起源及特点 杜赞奇 
· 加快社会建设:我国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战略任务 陆学艺 
· 转型期中国公众的分配公平感: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 孟天广 
· 多质态社会管理中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乔耀章 
· 质性研究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石英 
· 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 胡小芬 
· 社区意识:人际关系、社会嵌入与社区满意度——城市居民的社区认同调查 桑志芹 夏少昂
 
· 建国以来户籍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嵌入 李晓飞 
· 老龄化成本的国际比较与中国应对策略——基于养老支出视角的分析 杨黎源 
·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 刘少杰 
· 网络文化价值与网民的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网民社会经验为中心 唐魁玉 
· 青年代际流动与代内机会非公平——基于“屌丝”逆袭的社会学分析 董海军 史昱锋 
· 再议儒家文化对一般信任的负效应——一项基于2007年中国居民调查数据的考察 胡安宁 周怡 
· 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路径的形成——兼论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研究路径 张培富 孙磊 
·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女性职业发展探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张戌凡 
· 简析狭义社会学学科定位及其研究方法 郭大水 
· 再论社会建设:挑战与方向 张静
 
·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以社会原子化为分析视角 田毅鹏 
· “对自我救助的帮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对社会救助的介入 刘春燕 
· 病人照料与乡村孝道——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 郇建立 
· 被“规训”与被“保护”:从青少年视角看中国式电视节目管制 赵呈晨 
· 城市社区中的权威效能治理——基于T社区的个案研究 唐文玉 
· “四二一”家庭结构假设与家庭养老压力事实 陈雯 
· 转型加速期中国的环境风险及其社会应对 王芳 
· “80后”的职业群体差异 田丰 
· 祛魅化与市场转型——1949年后中国大陆理性化过程的历时性分析 郝大海 
· 农民工如何市民化 邹农俭
 
· 经营型移民的社会流动——以东莞虎门智升学校为例 周大鸣 田洁 
· 统合性、实践性的社会学理论群知识:对郑杭生社会学理论的诠释 姜利标 
· 2012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与观点 金家厚 
· 网络访谈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邹宇春 
· 结构、价值和社会心态 王小章 
· 乡村社会转型时期的医患信任——以我国中部地区两村为例 房莉杰 梁小云 金承刚 
· 社会变迁的民族视角分析论纲——兼论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变迁的基本特征 朱旭红 
· 农民行动单位与上访行为逻辑的区域差异——一个解释模型 田先红 
· 论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伦理学 陈一壮 谢新
· 心理健康的社会学视角——心理健康社会学综述 梁樱
 
· 国内社会冲突研究的述评——以2000—2011年CSSCI期刊收录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 吴晓林
· 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 贺海波
·诚信社会如何建设 夏学銮


【新书推荐】

· 环境污染与农民环境抗争:基于苏北N村事件的分析 黄丹 著
· 地根政治:江镇地权纠纷研究(1998~2010) 郭亮 著
· 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 上海大学“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课题组
· 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 李莹 著
· 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第4卷) 徐祥民 著
· 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冷水沟村) 林聚任 解玉喜 杨善民 著
· 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 阎耀军 著
· 发现钱庙(钱庙村) 王开玉 姚多咏 著
· 劳动与发展(2012)(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各方面情况调研报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
· 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基于五城市的调查 唐灿 马春华 李银河 石金群 王孙禺 著

【学术评论】

· 中国学者应创新社会科学 李强
·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 聂玮
· 从关系研究到行动策略研究——近年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研究 陈为雷
· 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唯灵论对涂尔干《哲学讲稿》中早期社会哲学思想的述评 魏文一
·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回顾与展望 晓莉 刘力 李琼 弯美娜
· 拓展农民工研究的想象力 符平
· 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 卜玉梅
· 从“浙江经验”到“中国经验”:一项社区理论本土化研究——评《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 郑杭生
· 严复进化论的理论盲点 吴炫
· 从社会学视角反思可持续消费 张敦福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关理论评述 王文龙
· 社会抗争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视角述评 王金红 等
· 现代性的变奏与个体化社会的兴起——乌尔里希.贝克“制度化的个体主义”理论述评 李荣山
· 休谟问题与形而上学——答陈波教授 陈晓平
· 社会结构与儒家理想:瞿同祖法律与社会研究中的断裂 杜月
· 哲学如何回应“祛魅”的现代世界——理解现当代哲学的重要视角 贺来
· 对单系偏重的探析 王铁男
· 社会支持研究述评 刁鹏飞
· 个人行动系统抑或社会行动系统——简评科尔曼社会理论方法论 田鹏
· 中国体验是一种历史印记 连连


《青年研究》2013年第2期

·城市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武汉市526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  刘影 张小山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校融合比较研究——基于社会融合的理论视角  周建芳 邓晓梅 石燕 杨灿君 
·后单位时代回流国企青年职工的组织认同与单位意识——基于湖南省C市的实证分析  曾武成 邓志强 
·消费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阶级意识个体化研究  吴玉彬 
·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莞市的调查  汪传艳 
·打工子弟学校的社会网络构型——以危机观察为视角  朱洵 周彦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参与行为  钟智锦 李艳红 曾繁旭 
·网络亚文化的后现代逻辑——对“屌丝”现象的解读  李礼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居民教育不平等(1978-2006)——基于CGSS2006的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  魏延志 

部分文件为PDF格式,如果您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击这里这里


中国社会学网 http://sociology.cssn.cn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mail:io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