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网—电子杂志
2012年第6期 总第97期
2012年6月5日
社会关注| 学术讨论| 新品新作| 新书推荐| 学术评论
■ 本期目录
家庭社会学
· 中国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基于五城市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调查 唐灿 陈午晴
· 平衡工作和家庭的个人、家庭和国家策略 佟新
· 经济因素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初探 徐安琪
· 发达地区家庭和谐状况、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王金玲 姜佳将 高雪玉
· 中国农村家庭“恩往下流”现象的因果链条分析 魏传光
· 试论血缘家庭变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刁龙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 社会管理的组织创新——从“网格连心、服务为先”的“仙林模式”谈起 童星
·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文军
·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自主管理创新 彭善民
· 园区模式: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种路径 姬中宪
·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周航 赵连章
· 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几点思考 温庆云
·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宁波北仑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案例研究 周红云
【新品新作】
·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参照系及其启示——一种中西比较的视角 郑杭生
· 社会地位结构与节能行为关系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课题组
·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 卢琦
·老年公寓之现状与思考——以山西省老年公寓为例 刘洁
· 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基于江苏省469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 冀县卿 钱忠好
·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 周葆华
· 社会资本的网络测量——关系、位置与资源 吕涛
·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董洁
·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 吴帆 杨伟伟
· 城市社区冲突西方的研究取向及其中国价值 张菊枝 夏建中
· 疾病、文化抑或其他?—同性恋研究的人类学视角 富晓星
· 浅谈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模式——兼析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口发展模式 刘伟
·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实践与追求——基于六省经验资料的分析 江立华 陈文超
· 灾害社会科学:基于脆弱性视角的整合范式 陶鹏 童星
· 丧亲家庭子女的弱势性及性别失衡背景下的婚姻影响 邰秀军 姜全保 李树茁
· 社会进步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模式的生成逻辑 张雪魁
· 基于利益视角的“新农保”政策过程分析——以民族地区为例 麻学锋 郭文娟 马红鸽
· 国内消费社会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基于1986-2012年CNKI篇名为“消费社会学”的文献为分析对象 刘占勇
· 风险社会多元化与的权力结构与问题分析 夏玉珍 凌超
· 口述史学的发展及研究范式的转换 李小沧
· 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熊易寒 杨肖光
·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行动框架——以社会政策学为视角 岳经纶 邓智平
·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人类学视野中“地理的地方”与“地方的地理” 彭兆荣
· 凯伦.沃伦生态女性批评观研究 张建萍
· 中国城镇家庭户收入和财产不平等1995~2002 巫锡炜
· 消费主义时代与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怀旧 储双月
· “社会流动”浅析 刘洁
· 倾向值匹配与因果推论:方法论述评 胡安宁
· 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朱力 曹振飞
·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纵向分析 王萍 李树茁
· 文化秩序中的国家与族群 关凯
· 社会资本与战略一致性关系研究综述 葛玉辉 宋志强 陈海卿
· 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陈浩 薛婷 乐国安
· 企业家需求、企业社会责任和我国民营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何辉
· 芬兰与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的比较研究 朱海龙 熊刚
· 适应与不适——论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的“惯习”概念与社会条件的关系 杨可
· 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及其思考 张连德
· 快速量增与艰难质变中国当代中产阶层成长困境 严翅君
·启蒙与迷信 甘阳
· 往复式流动还是永久性回流: 农村女性就业流动性差异及决定因素研究 余驰 石智雷
· 纯粹社会学:社会学的科学革命及其范式构建——布莱克的方法论追求与理论逻辑 黄家亮 邢朝国
· 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赵净
· 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权益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吴炜 朱力
· 中国‘中产’稳定崛起:金融危机后北京和上海的中产阶级现状 李春玲
· “社会管理创新”的创新 邓伟志
· 口述史:为何与何为 王宇英
·检讨三代学人学术积累传承的前提 张志扬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途径 李培林
· 社会变迁与研究生心理健康调适——以浙江大学为例 龚惠香
· “富二代”的媒体形象 钟一彪
· 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伦理再反思——社会转型伦理研究之二 万俊人
· “上下分合轨迹”:社区空间的生产——关于南苑肿瘤医院的抗争故事 黄晓星
· 2007—2010年国内风险社会研究述评 童星 曹海林
· 农村多子女家庭代际交换中的新性别差异研究 高华
· 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 刘红燕
· 让祛魅的世界再着魅——上海团购网的案例 张敦福
· 业市场转型中的组织化困局——从象征资本视角考察农业组织化行动的自主性空间 段君
· 青少年浪漫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刘文 毛晶晶
·知识和信仰的分途:近代社会变革中儒学的宗教化和知识化的争论 干春松
· 中国人法律信仰结构的张力与融合——一项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的社会学考察 韩丹
· 社会关系再构建、职业阶层与农民工收入 任锋 杜海峰
· 青年保安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从质性研究方法角度进行分析 陆士桢 徐选国
· 家庭养老观:削弱抑或强化——来自四川省的实证调查 韦克难 许传新
· 村民社区参与的现实解读与理性反思——基于两种村庄经济类型的比较研究 谢治菊
· 惯例的理论位置及其市场秩序关系:一个初步框架 符平
· 珠三角地区娱乐行业女性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和自我实践 丁瑜
· 批判视域下的老年社会工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反思 陈伟 黄洪
· 东北农村汉族“字辈”习俗的弱化与消亡——以辽西某地一个刘姓家族的口述史为例 刘伟
·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吴建平
· 村民直选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基于对L村2008、2010两次选举的人类学观察 陶琳
· 国际社会福利改革:对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启示 徐月宾 张秀兰 王小波
· 基于多主体的应急管理协调研究 陈海涛 毕新华 韩田田
· 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 江立华
· 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黎昕 赖扬恩 谭敏
·代表性的断裂--再问“什么的平等”? 汪晖
· 信任与现代性——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 曹金羽
· 员工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关系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基于中外两个研发事业部员工整体社会网分析 彭建平
·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 贺雪峰
· 公众参与视域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 郭赟
· 地方人才培养与社会重建——民国乡村建设研究中长期轻忽的一个问题 宣朝庆
· 瞭望文明:在共同生活中收获智慧构筑安全——关于比较文明研究的社会学分析 杨敏
· 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呐喊 姜利标
·“农民工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应对 卢晖临
· 传统农村水资源利用的公私解读——基于安徽绩溪Y村的田野调查 马道明 高慎林 张好薇
· 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 张书维 王二平
· 国家权力、城市住宅与社会分层——以民国南京住宅建设为中心 陈蕴茜
· 农村社会稳定现存问题剖析与实现机制探求——基于制度主义的研究 黄辉祥 刘宁
【新书推荐】
· “城市的世界”:现代城市及其问题 张卫良 主编
·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 郭志刚 著
· 大众社会学(第7版) [美]亚历克斯·蒂奥 著 丛霞 译
· 民间组织蓝皮书: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1-2012)》 黄晓勇 主编
· 美国的社会与个人——加州悠然城社会生活的民族志 李荣荣 著
· 全球公民社会? [英]约翰·基恩 著 李勇刚 译
·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 谢建杜 著
· 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组织变迁的视角 陈琼 著
· 海洋社会学 范英 江立平 著
·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第2版) 周德民等 主编
· 社会控制 詹姆斯.克里斯 著
·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 熊培云 著
· 领导干部半日读 感受社会学 郑杭生 杨敏 王道勇 主编
· 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美]亚历山大 著 周怡等 译
· 小组工作 张洪英 主编
· 社会学概论 李芹 主编
· 休闲学 郭鲁芳 著
· 社会协调论 张雷 著
·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对SARS和A(H1N1)事件分析 童文莹 著
· 辽河岸畔锡伯村 曹晓峰等 著
· 现代慈善的十大基本理念 王振耀
· 中国人法律信仰结构的张力与融合——一项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的社会学考察 韩丹
· “中国模式”成功经验与问题反思 李长安
· 利益时代的规则及权威 王宁
· 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新趋势 赵卫华
· 弹性维稳模式消解群体冲突 陈家喜
·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负面影响——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 郭建玉
· 激发社会组织善的力量 邓线平
· 用社会改革的理念引领社会建设 邓伟志
·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守护者 李昕茹
· 县域群体性事件特征透析 蔡永飞
部分文件为PDF格式,如果您没有安装阅读器请点击这里这里
中国社会学网 http://sociology.cssn.cn/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mail:ios@cass.org.cn